2025年9月28日,佛山“HUO·村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”在三水区大旗头村正式启动,同步拉开“鉴古筑今·守望岭南——中国(岭南)古建活化之路”展览序幕。
活动现场,醒狮表演尽显岭南风情,著名文化学者于葵(林徽因先生外孙女)、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衣福成、北京荣会文化董事长宋宁颉、华农建筑学教授及古建筑修复专家张鹏、广东省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郭露青、高剑父纪念馆副馆长、广东美术评论学会副会长徐强,及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水园管理局党委委员、副局长陈昭彦、佛山市三水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冠华等嘉宾共同为“HUO·村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”启幕剪彩,首批入驻的“HUO·村1号书店”与“荣会非遗书店(佛山店)”当日同步开业。
作为核心载体,两家书店各具特色:HUO·村1号书店深耕本土,以三水及佛山非遗书籍为核心,搭配粤剧、醒狮、石湾陶塑等非遗实物展示,浓缩地域文化魅力;荣会非遗书店(佛山店)则带来成熟经验,延续“非遗+研学+文创+社交”模式,打造特色文化空间。
据悉,“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”是大旗头古村活化的核心项目。依托古村2万平米镬耳屋群,以“书籍+非遗+古建”深度融合,计划打造国内首家非遗主题最大实体书店共生社区。剪彩后,嘉宾们参观了古建活化主题展览,并围绕“鉴古筑今·守望岭南”展开座谈。
座谈会上,嘉宾们各抒己见:
华农建筑学教授、古建筑修复专家张鹏提出:“古建活化不是简单改造空间,而是让镬耳屋的‘筋骨’与非遗的‘灵魂’真正共生,书店正是这样的连接纽带。”
著名文化学者于葵感慨:“外公梁思成曾说建筑有圆舞曲般的韵律,如今大旗头村的镬耳屋群里飘起书香,正是古建韵律与文化传承的最美和鸣。”
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衣福成表示:“非遗传承的关键在‘用起来’,古建里的非遗书店让技艺从展品变成日常可感的文化,这正是传承的生命力所在。”
广东省广播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郭露青分享感受:“作为媒体人,我见证过许多文化项目,而这里让我看到‘看得见的古建’与‘读得到的非遗’真正相融——游客来此不仅是打卡,更是沉浸式触摸岭南文化的根与魂。”
北京荣会文化董事长宋宁颉分享核心观点:“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需靠独特线下体验突围,大旗头村的镬耳屋群、‘文房四宝’布局与‘耕读传家’文化DNA,正是活化的宝贵根基。‘HUO村’之名取自‘镬耳屋’,既存古建符号,更含‘唤醒古村、收获新生’之意。”他进一步强调,项目旨在实现三重升维:从大众化书店到非遗主题空间,从单一实体书店到共生社区,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家园,为古建活化与非遗传承提供实践样本。
高剑父纪念馆副馆长、广东美术评论学会副会长徐强,结合自身参与广东多个非遗项目实践的亲身经历,以案例为支撑认为,将大旗头古村重新定位为“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”并进行活化运营,是一项极具创意的探索,为古建与非遗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视角。
佛山市三水工业园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冠华作总结与展望:“今天‘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’的启动,是大旗头村古建活化的‘第一步’。未来我们将以书店为核心,联动周边文旅资源,打造‘古村+非遗+研学’的完整生态,让500年古村在守护中创新,让岭南文化在传承中走远,真正实现‘活化一个村,点亮一片文化’。”
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,大旗头村2026年将迎来建村500周年与古建落成130周年。此次“中国非遗超级书店”启动,既是古建活化的创新探索,也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光彩。